十六世紀的義大利與Amati家族的興起


 


1500是歐洲歷史的轉折點.隨著火砲的改進與新大陸的發現,東方的鄂圖曼帝國與西方的西班牙帝國開始掘起. 原本欣欣向榮的北義大利城邦,在兩強的挾擊之下, 經濟規模開始衰退, 連原本所向披靡的威尼斯海軍也寡不敵眾 ,失去地中海的制海權. 義大利人的商業腹地大幅萎縮到區域型的規模, 而在人文層面也只剩藝術音樂風尚及宗教上較有影響力.



  慘烈的義大利戰爭    1554年Scannagallo之役   


                            Giorgio Versari所繪


 


 1494年法國進軍義大利, 緊接著1502年西班牙也入侵. 接下來的數十年兩國在義大利長期苦戰, 1559年法國與西班牙終於簽訂卡托-坎布雷斯和約 (Cateau-Cambresis Treaty) 結束史稱的義大利戰爭- 法國承認西班牙對北義大利的控制權.


 



     Cateau-Cambresis和約 由法王亨利二世與西班牙國王


菲利普二世的大使簽約


 


義大利在連年征戰之下, 人心惶惶 ,人們開始懷疑文藝復興時期那種個人主義與人類能自我主宰前途的觀念到底是否還合用? 當時社會極須的是一種安定人心的救世信仰, 於是西班牙教士羅耀拉所創立的耶穌會也就隨著西班牙的勢力深入了義大利各角落.



     耶穌會 會徽 


   與 Guarneri del Gesu的標籤如出一轍


 


     早期的提琴也就是在這種社會氛圍之下, BresciaCremona發展了起來.


法國與西班牙雖然是侵略者, 但也把貴重的提琴帶回他們的皇室. 教會與他們資助的音樂學校更是製琴師的主要客戶. 連遠方的英國人也早就耳聞Amati的名號. 當他們到義大利旅行時, 親友也常開玩笑的問要不要帶一把Amati的琴回來?”


在現代小提琴的樣式與尺寸被Andrea Amati確立下來之前, 在宮廷裡比較受歡迎的其實是魯特琴(Lute)與西塔琴(Cittern). 1520年法王法蘭西斯一世為了炫耀國威 帶了5172名隨從及2865匹馬在Ardres這個地方迎接來訪的英王亨利八世. 在這麼大的排場之下, 當魯特琴樂團的音量再也蓋不過群眾的搖旗吶喊聲時, 提琴的訂單也就源源不絕的從巴黎來到克里蒙納. 另一方面法國也興起大型芭蕾舞劇,從查理九世與亨利四世 (15601599) Amati工作室陸續接到法國皇室為了國家慶典與舞劇樂團所需的提琴訂單. 而從其中最重要的當數查理九世(King Charles IX)所訂的約三十八支琴最有名了,史稱“國王的琴” (Les violons du Roi).  



 


繪有皇室徽章的“國王的琴” (Les violons du Roi).  


 


這位查理九世的母后就是出身佛羅倫斯麥迪奇家族,鼎鼎大名的凱撒琳-麥迪奇. 凱撒琳酷愛舉辦大型宴會. 還特地從故鄉請來提琴演奏家當宮廷樂師. 查理九世於1560年登基, 但不幸在1574年便駕崩.很不湊巧的是Andrea Amati也在1577年過世. Andrea辭世之後Amati工作室就由他的兩位兒子AntonioGirolamo承接包括法國皇室(如亨利四世)及其他義大利貴族的訂單. 兩位兄弟一起繼承父業且工藝水準更甚父親, 但是兩人在1588年因財務糾紛兄弟鬩牆而分家.一生未娶的哥哥Antonio離開工作室 ,弟弟Girolamo則有個出色的兒子Nicolo留在工作室幫忙. 我們可以從作品風格看出1620年之後, 年邁60Girolamo 已把家業逐漸放手給Nicol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典提琴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