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的南義大利


 


日耳曼霍亨斯陶芬王朝(Hohenstaufen)的紅鬍子腓德烈一世雖然在北義大利遭受挫敗,1186年他安排當時二十一歲兒子亨利六世,與當時統治西西里島的諾曼人三十四歲的公主康斯坦思(Constance)結婚. 1194年聖誕節亨利六世被加冕為西西里國王,日耳曼勢力堂而皇之的進入南義大利.


康斯坦思四十歲時終於產下他們的兒子腓德烈二世(Frederick II),後來腓德烈二世繼任西西里國王並短暫回到日耳曼出任日耳曼國王後,在羅馬被加冕為皇帝並回到熟悉的西西里島. 縱使他本身認同西西里並致力發展巴勒摩(Palermo)朝廷為文化中心, 但是由於他半個日耳曼人半個諾曼人身上卻沒有半點義大利人的血統,因此始終不被義大利籍的教宗所接受.



圖十二  十二世紀諾曼人的勢力範圍


法國的諾曼第(Normandy)即因為成為諾曼人的領地而命名


    1066年諾曼第公爵威廉也是以此為據點 攻下英格蘭


    此外   1057年 羅伯特.奎斯卡德佔領南義大利


               1061-1091年 弟弟羅傑.奎斯卡德佔領西西里


 


 西西里島位居地中海的地理要津, 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先後曾被受過古希臘(東岸),迦太基(西岸),古羅馬帝國,拜占廷帝國及回教徒的統治. (我之前的義大利文老師是西西里人, 他跟我說,他爸爸就有阿拉伯人血統) 為了趕走回教徒,諾曼人(Norman 即北歐維京人)以傭兵之姿來到西西里.但是請神容易送神難,穆斯林被趕走了之後,諾曼人並沒有離開. 1130年諾曼人羅傑二世(Roger II)被加冕為西西里國王(國土包含西西里島及南義大利), 他透過希臘人來延用拜占廷的行政經驗把西西里治理得有條有理.



圖十三 1154年羅傑二世過世時西西里王國的版圖


 


羅傑二世的孫子腓德烈二世從小就是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多元文化薰陶的環境裡.本身通曉七國語言的他對義大利的主要貢獻除了設立那不勒斯大學之外,最重要的是他獎勵義大利方言 (Vernacular)- 一種脫胎於拉丁文並受到法國普羅旺斯(Provencal)影響的語言. 這種語言後來在但丁的詩歌裡綻放光芒並成為現代義大利文的根源.


  但是文人皇帝腓德烈二世並不熱衷於軍事. 教宗以他未及時履行十字軍東征的承諾為由,開除了他的教籍 (Excommunication). 腓德烈二世過逝後, 1266年法國籍教宗烏爾班四世(Urban IV)見時機成熟便聯合法國的安茹伯爵查理(Charles,Count of Anjou)分別擊敗腓德烈二世的非婚生子曼弗列德及孫子康拉丁(Conradin).這是歐洲歷史上決定性的戰役, 法國的安茹王朝開啟了在南義大利的統治,此後到1859,將近六百年的期間,法國勢力不定時的進入義大利,只是換湯不換藥,競爭的對手從神聖羅馬帝國變成奧地利罷了.瞭解了這段剪不斷,理還亂的過去.今天我們看到南義大利的琴受到日耳曼風的影響,或是西北部義大利琴有濃濃的法國味,其實也就不用感到訝異了.



圖十四 圖左邊的就是俊俏美少男康拉丁 被喻為西方的潘安 (Absalom)再世


 


  俊男美女大家疼愛, 自古皆然.


 腓德烈二世的孫子康拉丁,長相極為俊俏,也代表霍亨斯陶芬王朝最後的希望. 安茹伯爵查理在1268年打敗他時,竟然以殘暴的手段將他斬首! 此舉震撼了西西里島, 也使安茹王朝在西西里留下了血腥的形象. 當時便有許多人逃離西西里到西班牙的巴塞隆納定居.1262年西班牙亞拉岡國王彼得三世 (Peter III)迎娶曼弗列德之女後,也開始以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合法繼承人自居.


 查理成為西西里國王後,便致力於擴展王權,壓制公社” (Commune)等地方自治團體. 如此一來,雖然吏治改善,行政效率提升,但是稅賦繁重, 民怨日深. 終於在1282年爆發全面的衝突,史稱西西里的晚禱( Sicilian Vespers).


 



圖十五    西西里的二二八事件”-  西西里的晚禱


 


事情發生在1282年復活節那禮拜的星期一晚禱時分,有一位西西里的婦女在前往巴勒摩的教堂途中被一法國士兵殺害. 西西里人也群情激憤把這位法軍殺了,消息一傳開,巴勒摩全城暴動並迅速擴及全島.巴勒摩效法義大利北部及中部的公社”自治並宣佈獨立. 但是查理也不是省油的燈. 他不僅能掌握教廷的決策,甚至能提名自己的姪子當上法國國王. 所以西西里人急需外援. 亞拉岡國王彼得三世就在這天時與人合之下率軍抵達西西里,並且裡應外合成功的登上國王寶座. 安茹王朝則退居那不勒斯,西西里王國正式一分為二. 一直到1435年整個南義大利才被亞拉岡統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古典提琴屋 的頭像
    古典提琴屋

    古典提琴屋

    古典提琴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