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拱形結構談起 - 建築到製琴



古早時候 人們的建築觀念是這樣的


 Stonehenge, Salisbury Plain, England  c 2000 BC


 


先立幾根長石柱 然後在上面架上一根根橫柱


 


這也是希臘式建築的基本概念



希拉神殿 西西里  西元前五世紀


 


但是 要找一根完整的長石柱當橫樑不容易 


而且能承受的重量有限


所以兩根柱子之間的距離不能太寬 不然橫樑容易斷裂



雅典那神殿    雅典  c 420 BC


 


後來    聰明的人發現拱型的力學觀念


拱形結構能把上面往下的壓力分解成向側面與下面的向量



而且拱形結構可以用許多小石塊砌成


不用刻意去找巨型的石頭了


 



  Ishtar Gate, Babylon  c 575 BC, Berlin Pergamonmuseum


 聰明的巴比倫人 比歐洲人早好幾百年就知道了


 


 


在歐洲 這種建築叫羅馬式(Romanesque)建築



 羅馬式建築     羅馬 君士坦丁拱門  c  AD315


  像不像巴黎凱旋門?



Cremona也有羅馬式建築  Chiesa di San Luca


是 Michele Angelo Bergonzi 與 Zosimo Bergonzi 受洗的教堂


 


 


 


這個突破 實在太重要了 沒有拱型的概念今天的歐洲建築大概就沒甚麼看頭了


後來更華麗的歌德式建築也算是羅馬式建築的豪華版 拱形的圓頂點變尖頂


  哥德式建築  米蘭大教堂 1386 - c1800蓋了快五百年


 



  哥德式建築  科隆大教堂    1248-1880蓋了600多年


 


同樣的,拱形結構(Arching)在提琴的發展史上


也佔有關鍵的地位


提琴的前身 不管是Rebab 或是Rebec面板與背板也是平的


Rebec 琴身是平的



       Viola da Gamba   平坦的背板


 


 


 


平坦的面板及背板 所能承受來自弦與音柱的壓力沒辦法太大


因此 音量及穿透力相當有限 


直到Lira da braccio以後 面板才開始有弧形(Arching)


到了提琴出現後 弧度的觀念發展得更成熟


 


Brescia, Amati, Stradivari 各有各的弧型製琴板模(Template)




弧形是影響一把琴音質與聲音穿透力的關鍵要素


關係著每個製琴學派的命脈與傳承



Evasio Emilio Guerra 的美背 在提琴鑑賞家的眼裡  感覺就宛如見到下圖的模特兒...



 




 


     因為弧形(Arching)是觀賞一把琴時  美感的靈魂


- 正如美女的曲線一般曼妙  這樣形容應該再清楚不過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典提琴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